早在小三滿兩歲之前,媽媽就在為看牙醫這檔事盤算了。
網路上看到的好風評牙醫遠在湖口,同事介紹的兒童牙醫則得提前一個月預約。
於是,小三去看牙醫的事,就一天一天地拖延下來。
促使小三今天能夠去牙醫的決定性因素,
是媽媽的臼齒,之前補過的部份掉了。
所以當媽媽去預約牙醫時,終於就在家附近的牙科順便預約了兒童診。

因為只有兩天的等候期,媽媽沒有太多時間向小三畫一個看牙醫的大餅;
除了請老師幫忙洗腦鼓勵之外,
也只能找出有關牙齒的故事書講了兩本。
不過小三最有印象的還是看過很多次的「鱷魚怕怕牙醫怕怕」。
媽媽這也才意識到,去看牙醫,已經被塑造成得要勇敢才能完成的任務;
必須好好刷牙,才能「避免」去看牙醫。

Well, 總之,小三已經在預約時去過牙科診所,當時護士阿姨也承諾會送他禮物,
而且小三還從鏡子的倒影裡看到診所裡正在放Dora,所以他對牙科的第一印象還算可以。

今天去牙科之前,小三正在看Diego,媽媽說要去看牙醫了,他很乾脆地在看到一段落時主動關了DVD。
一路上還開心地唱著自己編的歌:「去牙醫去看牙醫我們要去看牙醫~」
又說著:「鱷魚來了。牙醫來了。要勇敢@#$%&~」(顯然在講「鱷魚怕怕牙醫怕怕」的故事)。
還問:「馬麻妳要去看牙醫嗎?我也要去看牙醫欸!」

不過,整個看診過程和媽媽想像中的兒童牙醫不太一樣。
媽媽想像的畫面是,牙醫很有耐性地對待小孩子,
和小孩聊一聊,以專業的「兒童牙醫技巧」讓小朋友自願張大嘴巴,完成看牙齒的初體驗。
(媽媽在家本來已經用「你是大老虎喔,要給牙醫看你是大老虎的大嘴巴喔~」,
讓小三練習過很多次張大嘴巴讓醫師檢查了。)

但牙醫沒有花太多時間在讓小三有心理準備上。
一開始就說「在小孩開始哭之前,有些事要先和馬麻講」,便開始做衛教。
小三雖然坐在媽媽身上,但他有點戒備了,雖然沒死命緊抱著媽媽,但明顯不想躺下去。
牙醫也沒有給媽媽時間哄小孩,最後小三在張嘴大哭中,檢查完牙齒,也塗了氟。
不過,小三只有剛開始時哭得很認真,邊哭邊掙扎,
很快他就發現也沒怎樣,所以哭歸哭,掙扎的部份就只是應付應付了。

十分鐘不到,搞定一切。
結束後牙醫拉開抽屜,讓小三自己選一個小禮物。
滿滿的一大抽屜都是小玩意兒喔!連見多識廣的媽媽都好驚訝!
小三本來伸手拿了一隻花豹小模型,但最後決定要一個印章。
回家的路上小三很開心,問:「馬麻我們有紙嗎?妳可以給我一個紙嗎?」
媽媽藉機問小三下次還要再來看牙醫嗎?大概是看在印章的份上,他願意。

小三的牙齒狀況很好,這倒不令人意外;
只是好像沒有達成媽媽原本預期的、像兒童健康手冊上建議的「讓小朋友不畏懼牙醫的牙科之旅」。

回家之後小三急著要蓋印章,急急在電話中用很興奮的語氣告訴季衡馬麻:
「我今天去看牙醫。牙醫給我一個印章。」
和季衡馬麻說過看牙醫的情形後,她說我們都被麥薯叔寵壞了。
媽媽現在想想,連Kelly阿姨要在李董頭上動刀,也是花了不少時間和李董聊天欸。
或許,讓去看牙醫這事變成不令小孩害怕的經驗,根本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吧。
還是每天好好幫小三刷牙,讓他根本沒有得去牙科診所害怕的機會才是真的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