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養兒四年餘,陳媽媽我對於小三的健康變化,不敢說瞭若指掌,但也可算是瞭若臂膀。
在戰力即將升級為雙子媽時,我對孩子病痛的忍耐度也提昇不少,
進進出出小兒科診所的經驗累積,讓我從「先看再說、小心為上」進步到只要「能吃能玩蹦蹦跳」,
就算發燒了,也能不慌不亂等著看,待病徵已出、時機成熟了,再上診所。

本月份逛診所第一發,腸病毒中奬。
這次和之前中的腸病毒不同,喉嚨的水泡、手腳膝蓋的紅疹都很明顯;相同的是,精神都很好。
在公公婆婆家待了近一星期,起初食欲不佳,只能吃布丁喝豆漿;不過很快就胃口大開。

第二砲,蛀牙無法擋。
小三「缺鈣」的上門牙持續讓我心煩,趁著公差空檔,帶他去一家網路上風評不錯的牙醫診所。
小三乖乖躺上診療椅,醫師證實我的憂慮,牙縫蛀了,還好表面只是染色;
然而,當治療開始,小三在沒有防備之下被牙醫在嘴裡噴水,這下嚇了一跳,再也不肯張嘴;
哄抱了一下,診療再度開始,小三第一次在診所狂嚎大哭,動用了四個人壓腿扶頭。
但小三的掙扎太激烈,醫師頂多只能除去染色,無法處理蛀牙。
醫師以快手聞名,快到我填完病歷、診療完畢、奪門而出,車子上都還沒被夾上停車繳費單。
而醫師消失的速度也快,我還來不及詢問後續處理方式,就只剩助理在收拾用品了。
等小三平靜下來,他說他想去家附近的牙醫補牙。

第三彈,外耳道流血
睡前發現小三右耳道滿是血痂,棉棒沾水清潔後,隔晚又收成,驚。
雖然我是心臟強的小男孩媽媽,對於耳朵、眼睛異常,還是非常小心。
帶小三去我以前常去的耳鼻喉科掛號,醫師用耳鏡拍了在我看來很模糊的影像,
說應該裡面沒受傷,但建議給小三吃抗生素,以防感染。
這醫師然後推銷起「比較好的」藥,這下讓我想起之前不再造訪的原因。
領了藥,讓乖乖看耳朵的孩子坐了一回搖搖,我決定不迷信儀器,要再去也看耳鼻喉的貓熊診所。
醫師看了小三耳朵裡都是血痂,先清理一番,
邊唸著「這是什麼?」,邊從小三耳朵裡夾出數條像是衛生紙棉絮的纖維,欸?!
「還好我的媽媽直覺準確!」我忍不住自豪起來,但旋即想到要是我沒有換診所,會是什麼後果。
醫師說,既然小孩說耳朵不痛,那血應該不是從裡面流出來的;但也看不到出血點。
開了外用藥膏,等一星期之後再回診確認。
隔天晚上幫兒子擦藥,不再有血痂出現,但棉棒還是沾染血色。

上次戶長聽我報告小三牙齒脫鈣,馬上問「那要怎麼補?」,呃!
這回在我報告看耳朵的過程時,立刻直指「醫師為什麼沒有先幫小三清耳朵?」,呃!
我想,在醫師專業面前,我畢竟還是無法直接質疑權威、只會消極換診所……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ror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